千百年来,各路文明构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辗转反侧、旋转跳跃、探索进化、绵延至今。“经济寒冬”作为一种文明表象存在人类历史之中,其历次的基因特质各不相同。当下又逢寒冬乱世,奇葩混沌之事连续上演,到底缘何至此?该如何理解?又当如何应对?
长久以来的传统观念认为,财富是文明道路上的重要一环,“经济引擎”约等于“文明引擎”。在相当长的日子里,“经济发展”被视为国家意志的判断要素,是文明的一大推动力。纵览全球的历次经济寒冬,大多触及经济、政治等技术层面,80年代末“计划与市场”之争,西方市场经济完胜前苏联计划体制,08年华尔街困局,金融次贷危机导致重创,最近十年则是“资本主义金融内生不稳定”观点重现街头,引发质疑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眼下这一季寒冬却大不同,相比之下,复杂的多,深刻的多。中美两大经济巨头的强力对抗和多元博弈背景下,出现一个显著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西方各界(尤其是保守主义者)逐渐认识到生产力维度效率提升意义有限,财富(科技)并不一定总是推动文明。甚至恰恰相反,经济发展,包括驱动力核心科技,同样可能成为非正义的力量,若把时间拉长来看,不仅会抵消长期的综合价值增长,甚至有可能颠覆更为底层的结构利益关系。显然,当下的危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之间的冲突,世界两大文明体系各表一支,形式上密不可分,本质却互不相容,衡量标准、刻度、质地各不相同,因果交织,掺杂复杂的国家利益博弈,激烈碰撞。
在文明冲突的背景下,我们常讲的很多战略瞬间失去意义,因为在高维度标准扭曲或不确定的情况下,假设变得浅薄且无力,在文明基础逻辑崩塌淬断的时候,实质损耗远超现实收益,这是一季真正的寒冬。以往,我们讲的商业战略更多的是基于当下宏观、微观的经济环境,即便上升一个维度,最多涉及国家间利益博弈,胜负进退成败跌宕起伏,实乃常态。于国于民,此思维路径之所以成立,是建立在一个大的人类文明时代背景之下,即东西方公认”经济发展“是求同存异、相向而行的共同基础诉求。通俗讲,只要大家能发财,其他问题可以搁置,而纵观近期所发生的各种事件以及环境变化,本次严峻环境状况所触达得的程度之深,逻辑之复杂,甚至给人直观的不适感都远超过往,仿佛一夜之间,东西方文明共同的认知基础崩盘了。
一个文明的形成是系统性的,需经历漫长的时间沉淀,基本不大可能一夜之间出现大的本质改变。其次,无论是在哪种政治制度下,让社会各阶层统一国家意志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夜之间不作恶的公司转向作恶了,市场经济的弄潮儿闭关锁国了,都是比较小概率的事件。全盘推翻一个舒适了数十年的认知、发展模式,转而拼死豪赌是非正义,只可能是在某个更底层的认知维度达成了高度一致。追根溯源,文明冲突的源头不是经济,也不是政治,那是文明中的什么呢?
终极问题恐怕还是“信仰”。可以肯定的是,当下的西方和东方一样倍感压力和迷茫,同样承受的各方巨大压力,面对东方强大的“经济攻势”和“文明同化能力”不禁战栗,但现实情况说明,西方正在超越利益博弈的维度重新审视,逐渐认定在“短期和长期”、“财富和信仰“两个交叉维度之间必须做出选择。而信仰缺失的中国人不仅完全没有这道题,甚至呈现出相当的不理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惊人伟大的经济奇迹,让巨量人口脱离贫困走向富裕,但却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普世且能够引领世界的文明体系,于是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无论嘴上是否愿意承认,“西方”事实上是文明的代言,是不成文的奋斗方向,文明进阶之路。彼一时的西方开启彰显自由平等的文明之门,让一小部分“先行者”走出国门,将文明带回中国,同时自己获得经济收益。初衷很好,但现实是,“创造力强悍”的中国逐渐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定义了规则,只取回了能致富的东西,比如科技,丢掉了配套约束的东西,比如契约精神,文明被简单等同为财富,几乎将财富定义为了人类终极信仰。于是乎,科技时而是助人的天使,时而成了出笼的猛兽,只服务他的主人。除此之外,文明常常被关在一部分特权里,越来越多的“英雄”财富不问出处,走在“文明”的大道上,不仅没有成为阳光正义的一部分,反而成了非正义的拥趸且不自知,而对与普通大众则成了一种潜在的幻觉引力。眼下逐渐顿悟的西方开始做一件“中国长期表面想做却做不了,其实心里很怕又不想做的事”,即“阻断所有人事实的文明通路,既然无法在信仰层面感化你,那就在现实层面征服你。” 从个体的现实角度讲,人们长久以来所熟悉的“文明之路”事实上已基本被堵死,无论你是谁,是否已经移民,或者将要移民,上市或将要上市,意义其实都不大,因为在更高维度的价值和方向已经被分离,人很自然会进入焦虑和迷茫。
如此种种,当如何应对?
于吾国,要么自力更生,无限坚定重构自己的文明体系,注意,不是简单的单方面优越论描述,而是建立一整套真实、完善、有力的文明体系,并逐步得到世界普世认同,进而发展成文明领袖,这意味着规模巨大且程度剧烈的无限期博弈与竞争,最起码要事实超越西方,其核心参数肯定不是GDP;要么重回“韬光养晦”,把“文明领路人”的位置继续让给西方,在一定的严苛甚至不合理的规则下,求同存异,各自探索。当然,无论何种选择,都注定需要付出巨大的现实代价。
于己,个体永远是随时代飞舞的狂花,虽不能改变太多,但能做到冷静客观,不盲从,不盲动,独立纯粹,不会因为某个血脉沸腾的狂热话题判断是非,即便改变不了,也要保持清醒头脑,无论世事轮回,任凭沧海桑田,始终坚定捍卫一个人本来的样子,相信终会穿越酷寒,冬去春来。
人类文明自我进化能力的又一次大考。
文/任伟 Garry R.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